<% ON ERROR RESUME NEXT Set rs = Server.CreateObject("ADODB.RecordSet") rs.Open "select * from [config]",conn,1,1 set rs=nothing Response.Write sotop %> 甘肃信雅达留学中介有限责任公司-首页
 今天是:
 
上传作业 我要报名收藏本站 
信雅达竭诚为您服务!
当前位置:大事记录 - 知与行 行与果

知与行 行与果


高中英语新课程实验亲历记


当前位置:大事记录  加入时间:2025-03-19 10:34:00     点击:68
知与行 行与果
----高中英语新课程实验亲历记
平凉二中   王臣相   744000
对于高中英语新课程实验的心理、态度和认识,笔者大致经历了这样一个心路历程:事不关己、冷眼旁观阶段;不屑一顾、本能抵触阶段;迷茫彷徨、困惑焦虑阶段;一知半解、模模糊糊认识阶段;但是通过网络在线培训、平师职称新教改培训和“国培”天水面授培训以及甘肃省新课程学科骨干教师专项培训,在专家教授的耳提面命下,在同行的帮助下,加上本人的自觉钻研,目前我已经步入态度端正、认识明确、身体力行阶段,现在笔者对于新课程实验的脉络、框架、轮廓、体系有了一个比较清晰和全方位的感知。有望在不久的将来,能够到达如痴如醉、乐此不疲、有所作为的境界。
在此,谈一谈我对新课改方方面面的认识及作为,旨在抛砖引玉,请教于各位同仁,望不吝赐教。
第一部分 思想认识
一, 对形势的认识
新课程改革是时代、社会、新形势对基础教育提出的必然要求,是历史、社会、教育发展的必经之路,是大势所趋,古今中外,概莫能外。新课程实验在全国已成燎原之势,这滚滚历史洪流,浩浩荡荡,势不可挡。现在已经不是改不改的问题,而是如何改、改什么、改多少的问题,而这些疑虑已经在《新课程标准》和新教材中作出了明确的诠释和解答。所以深度解读新课标,深入钻研新教材,过好课标和教材关必须是教改的第一步。只有顺应潮流,勇敢地迎接挑战和机遇,才能与时俱进,实现职业生涯的升华。
新课程实验虽然不敢说是一场革命,但是把它看作是一场革新、改良或改革一点也不夸张。它是中国人在育人观、成才观、学习观、教育观上的一场翻天覆地的变革。我们必须站在这样的高度认识这个问题,否则,我们就会被时代淘汰。                     
二,对新课程标准的认识
      和历次版本的《教学大纲》相对比,新课程标准课程目标包括
“语言知识、语言技能、学习策略、情感态度、文化意识”等综合语言语言能力的多维目标;从课程结构上,包括必修课程模块一至五,顺序选修课程模块六至八,任意选修课程模块九至十一。
其实,依笔者的理解,新课程标准的教学目标,实质上是表述了语言学习中逐渐要达到的三个境界-------精通语言文字(communication)、体验英语国家文化(culture)、吸取西方文明(civilization)
三,对新教材的认识及处理
任何教材都不是金科玉律、宗教经典和天条圣旨,新教材也不例外。由于新教材内涵极其丰富,外延无限广阔,面广量大,所以师生被教材压得喘不过气,甚至有被压垮的危险。如此这般,教材变成了镣铐和桎梏,捆绑和束缚住了师生的手脚,但是师生应成为教材的主人,而不甘为教材的奴隶。要想取得成功,必须把师生从教材中解放出来,实现从“教教材”到“用教材教”的转变。
好在刘道义教授给我们推荐了行之有效的建议,采用   CARD的方法处理教材, C就是change,意思是调整,A 就是add,意思为补充,R指代replace,意思是替换,D代表delete,意思为删减。这样处理教材,必须遵循如下原则:充分尊重和敬畏原装教材;全面准确理解其精髓和实质;深刻领会编者的意图;一切从实际出发,紧密结合校情学情,灵活性、创造性地使用人教版NSEC教材,对教材内容、编排顺序和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适当的取舍或调整,以更利于高效教学。
处理教材的主要法宝就是整合,大整合以某一个主题为纲跨模块整合,例如,将模块一到模块八中的Useful Structures整合在一起;中整合是指以某一个主题为纲跨单元整合,例如,将模块一Units 1-5中的Using Language整合在一起;小整合是指在一个单元内进行整合,例如,将模块一Unit 1“重点句式”加以整合,包括Workbook中的重点句型。
四,对教学方法的认识
采取功能、结构、话题及“任务型”活动途径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教科书吸取了现代语言教学理论和实践的成果,同时又结合我国国情,继承传统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教科书以话题为核心,以结构和功能项目为主线,组织和安排听、说、读、写的活动,通过“任务型”活动和完成项目(Project)实现教学目标。教科书创设了大量的语言运用活动,使学生能够通过亲身的参与和实践,感悟和体验英语,发展语言技能,进而逐步获得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五,对师生角色的认识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指出“教师要转变在教学中的角色,不应仅仅是知识的传播者,还应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指导者、组织者、帮助者、参与者和合作者。教学的过程是教师与学生交流的互动过程,教师需要根据课程的目标、学习活动的要求、学习过程的需要以及学生的需要扮演不同的角色。”
《甘肃省普通高中英语新课程实施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要求“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着力于六个方面的转变:
1)从教师对语言知识的演绎、提炼转变为学生对英语语言的体验、感悟;
2)从教“应试英语” 转变为教“应用英语”;
3)从满堂灌的传授转变为开放式的自主、合作和探究性的学习;
4)从教教材转变为用教材教,在不改变教材体系的前提下,合理取舍教材,开发课堂教学资源;
(5)从单一的听(课)中学、(阅)读中学转变为多渠道、多种方式的学习;
(6) 从过去只注重结果、忽略过程的教学评价转变为既重结果又重过程的多元化评价,不断探索形式多样、内容鲜活的评价手段,将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有机地结合起来。
《标准》和《意见》都一脉相承地传递了这一信息,那就是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发展他们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能力。
在新课程实验中,教师的主要角色,用刘道义教授的话来表述,就是“铺路搭桥扶梯子”,据笔者的理解,就是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用武和平教授的话说,就是“推学生,拉学生”,推者,激励也;拉者,扶持也,因为再优秀的学生也需要层层推进的铺垫。
六,对执教能力的认识
浴火重生、凤凰涅槃、脱胎换骨、革面洗心。
听说读写,样样在行。打铁还需本身硬。
课堂驾驭能力、组织能力,随机应变能力,group work.
计算机操作能力。电子版导学案,PPT课件,
多媒体教学手段运用能力。
七,对集体备课、导学案和课件的领悟
导学案是在中学新课程实验改革的大背景下应运而生的,它和新课改相随相伴,和新课改一起诞生、成长、发展壮大。是新课程理念的结晶和缩影。由于新课改的课程资源博大精深,需要加以整合、开发、深挖、优化重组,这项工作面广量大,非一人之力可为之,所以备课或编写导学案客观上别无选择地要求通过集体备课这一有效途径得以实现,导学案应该是集体智慧的结晶。
导学案,顾名思义,根据笔者的理解,就是指导学生在课内外学习的课时计划。而传统教学中的教案则是教师在课堂中使用的教授学生知识、完成教学任务的课时计划。教案的主要使用者是教师,而导学案的主要使用者是学生。从教案到导学案实际上是一个质的飞跃。两者本质上的区别是:实现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实现从“以教师为主体”到“以学生为主体”的转变;实现从“以教师活动为主”到“以学生活动为主”的转变。实现从“以备教法为主”到“以备学法为主”的转变;实现从“以教师为中心”到“以学生为中心”的转变;
        可以说,新课程实验改革是导学案的助推器和催化剂,集体备课是编写导学案的途径。导学案中的部分内容可以以教学课件的形式在课堂上展示给学生,因此导学案又不同于课件,课件可以作为一种呈现手段,是对导学案的必要延伸和有益补充,是导学案的重要组成部分。
总之,新课程实验改革是一场学习上的革命,导学案是新课程实验改革的必然产物,是引导学生探究、合作学习的指导性案例,是完成三维目标的纲领性文本,是构建高效课堂的先决条件;集体备课是编写优质导学案的最佳途径,从导学案的编写质量可以折射出一个教师的学术素养、专业水平、业务能力、工作态度和新课程理论水平,我们没有任何理由不潜心研究、不深刻领悟、不严肃对待、不群策群力编写、不充分利用导学案。
新课程实验要求同年级教师集体备课,我认为对学生而言,应该推广互助学习,这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是一脉相承的,不过强调的是互相帮助,倡导尖子生帮助学困生,互帮互进。
第二部分 付诸行动
一、各级各类培训:新课程实验网络远程培训、继续教育职称新课改培训、20112012年天水“国培” 甘肃省新课程学科骨干教师专项培训。
各级各类培训使我更新了理念、明确了方向、提高了认识、增进了交流、启迪了灵感、拓宽了视野、强化了技能。
二、学习新课程实验理论:《中国教育报》、《甘肃教育》、《教育革新》、《教师培训手册》、甘肃省普通高中英语新课程实施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崔歧恩专著《教师新课程教学方法应用》(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严先元专著《教师的教学技能》(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三、钻研新课标------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深钻新教材
四、课堂内外,大胆尝试,勇于实践,敢于创新,善于突破。
五、主动承担公开课、示范课、观摩课。自觉自愿参加课堂教学大奖赛。
六、虚心学习,经常听课,取长补短。
七、承担集体备课组组长,指导编写优质导学案。
八、勤于反思,撰写论文,编写课例,自觉自愿参与各级各类论文、课例比赛。省教科所《学情研究方法初探》二等奖、区教科所模块4 Unit 1课例三等奖,
九、编撰校本教材《高中英语新课程教材第一模块——第八模块语言知识整合:经典句式剖析
十、申报承担市级规划教科研课题新课程实验背景下高中英语教师角色的定位及转变研究
第三部分 结束语
通过参加各级各类培训,研读大量文献,解读新课标,深钻新教材,观摩同仁的示范课,参与评课研讨,最为重要的是,通过将近三年新课程实验的课堂实践和上下求索,我总算对高中英语新课程实验是怎么一回事,有了一个比较清楚的认识,即,高中英语新课程实验就是,在融会贯通新课标、新教材的基础上,深刻领会新课程理念,不断提升执教能力,同年级集体备课编撰电子版导学案,借助多媒体现代化辅助教学手段,在课堂内外转变教师角色,以学生为主体,采用功能、结构、话题及“任务型”活动途径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以“语言知识、语言技能、学习策略、情感态度、文化意识”为多元目标,使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学习目标,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在加强对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培养的同时,注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注重提高他们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通过高中英语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进一步得到提高,国际视野更加宽阔,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使命感进一步增强,为他们未来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1、《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
          2、《甘肃省普通高中英语新课程实施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
          3、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英语《教师培训手册》


崆峒区北后街118号金鼎时代广场1号综合楼南塔楼10楼17号 业务热线:13993301686

建议使用:1024*768分辨率 Netscape6.0、IE5.0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