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N ERROR RESUME NEXT Set rs = Server.CreateObject("ADODB.RecordSet") rs.Open "select * from [config]",conn,1,1 set rs=nothing Response.Write sotop %> 甘肃信雅达留学中介有限责任公司-首页
 今天是:
 
上传作业 我要报名收藏本站 
信雅达竭诚为您服务!
当前位置:资料中心 - 我 的 高 考 观

我 的 高 考 观


我 的 高 考 观


当前位置:资料中心  加入时间:2025-03-04 20:02:55     点击:21
亲历高考辅导近四十三个春秋,饱尝苦辣酸甜,五味杂陈。成功的喜悦有之,走过的弯路不少,教训多多,感慨系之。爱之深,责之切。因之,一些理性的思考和深层的认识便挥之不去,久久难以释怀。现痛下决心,做以反思和小结,一吐为快。一则力争在今后的工作中不重蹈覆辙,以利再战,二则希望能引起同仁的共鸣,高山流水,岂不快哉?
一、高考是一项错综复杂的系统工程,也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
从横向看,某一地区的社会环境、历史渊源、地域特征、人文积淀、民风民俗、政府部门、考生的家庭背景和学校教育质量都或有形或无形、或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高考。比如,有些地方崇文,有些地方尚武,有些地方重商,有些地方尊师,有些地方提出“科教兴县”的发展战略,有些地方提出“商贸兴县”,有些地方提出“旅游兴县”等。因此,可以说高考不只是学校和高三师生的高考,而是全社会和全民的高考。社会、政府、家长、学校、老师和学生这六方面必须形成强大的合力,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才能夺取高考的全面胜利。
单就学校内部一方面而言,也需要各部门之间、各学科之间、班主任与科任老师之间和师生之间的横向联系,密切配合,良性互动和协同作战。哪怕是一个环节、一个链条上出现了疏漏,都可能引起一系列连锁反应而功亏一篑,满盘皆输。比如,如果有一门高考科目成绩偏低,是明显的弱科,那么高考这个木桶的容量,就被弱科这个最短的板子制约。
抗战八年,名曰持久战。高考说远一点,周期为十二年。所以如果把高考称为“持久战”,那肯定是名副其实,当之无愧。高考的决定因素我认为是小学阶段,小学正是开发智力、激发兴趣、培养习惯、树立理想的最佳时期。难怪德国有民谚“一个民族的命运在小学的课堂里已经决定”。因此,从长远来看,高考要取得大面积的丰收,就必须从小学抓起,“从娃娃抓起”。这也符合中国的古训“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常惯的现象是在有些地区,每年到了高考前夕,社会的方方面面才如梦方醒,仓促上阵,政府的主管领导从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深入实际,深入基层调研、督导、检查、慰问。家长才会忙中偷闲,关心子女的学业,和老师开始接触联系,两眼直勾勾地盯着每次的高考模拟分数,如果子女高考有望,才肯投入财力物力。也在这时有些学校惊慌失措,方寸大乱,这又何苦呢?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呢?所以我们提倡高考要全民动员,尽早动手,从长计议,一年高考,十年模拟。高考是接力赛,是马拉松长跑赛,是薪火相传、前赴后继的事业,不可一蹴而就,一劳永逸,立竿见影。
二、高考是政绩工程,也是形象工程,更是产业工程。
党政领导的政绩观和政府对教育、高考的重视程度也是一个很重要的示风标和指挥棒。在自然条件好、资源能源丰富、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官员创造政绩的渠道和途径是多元化的、是有选择性的;因此,反倒是一些全国知名的贫困县成为状元县、高考大县、文化教育大县,因为在他们看来,教育和高考才是他们的优势,才是他们的突破点和亮点。例如,甘肃的静宁和会宁县、湖北的黄冈、河北的衡水、山东的兖州和昌乐、江苏的茶、云南的曲靖都创造出了教育和高考的奇迹和神话,而这些地方基本属于县级行政区,经济相对滞后,有些中学还地处农村地区。
在全国一些著名的高考大县,教育和高考已经成为拉动内需、刺激消费、解决就业、辐射经济的庞大产业链。比如,刚一个品牌的高考辅导资料,从编创、印刷到推销不知有多少人从中获益。再比如,高考也成就了一大批专家能手,他们著书立说,讲学研讨,介绍经验,不但个人收入不菲,而且拉动了交通、食宿、印刷等行业。某一高考状元中学的老师,三分之二的名师常年赴全国各地,乘飞机巡回讲学,传经送宝,深受邀请单位的欢迎,互利互赢,何乐而不为呢?
甘肃静宁县领导和人民认为,考取一个重点大学,就等于解决一个人的就业,也等于缓解当地的就业压力,就等于帮助一个家庭脱贫,这种脱贫不光是指经济上的,而是指智力上和信息上的。因为走出大山、进入大都市的大学学子,在学业有成、事业有成以后,一般都会千方百计地从信息上、知识上、政策上回报家乡,支持带动故乡的建设,这就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世代相传。
高考也是一个地区人文、历史、民智的形象标志。在海内外、在北京中关村创业发展的会宁人成千上万,这难道不是当地历届政府造福子孙后代的千秋政绩吗?这难道不是最能代表会宁人勤劳、智慧的形象工程吗?
三、高考是一场高科技含量的信息化大战
高考是学问,是科学,而且科技含量很高。光凭主观愿望和一腔热情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依靠真才实学、真枪实弹。暂且不论文化知识和课本内容是科学,单就高考辅导这一过程而言,就必须做到:采取科学的态度,即实事求是的态度,因时因地因人制宜,正确定位;采用科学的方法,即遵循人类认知规律、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教育教学规律这三大规律;弘扬科学精神,即严谨、探究、创新。
高考还是一门艺术,苦干实干是基本的,也是必须的。与此同时,更应该提倡巧干。巧干是艺术,是讲求实效,提高单位时间内的效率,科学应考。这就决定了高考辅导不能蛮干,不能傻干,不能胡来,切忌死拼气力。高考不是挖牛粪,高考靠的是智慧,是脑力劳动为主,体力劳动为辅。不要把高考辅导弄成重体力活,高考是脑子里面要出活,不是看谁劲大,熬得时间长。
办教育、抓高考如烹小鲜。最忌讳的是大手笔,大动作,穷折腾,瞎鼓捣,朝令夕改。高考不需要太多的花样翻新、花里呼哨,抓高考要心平气和、不急不躁、踏踏实实、按部就班。领导要有大将风度,临危不乱,沉着冷静。
不知从什么时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普遍出现了这么一种现象:在高考辅导中,各地竞相展开了无节制地延长复习时间的竞赛。星期六补课不够,星期天还必须占用;暑假补课不够,寒假还得占用;他大年正月初八开始补课,你正月初六补课,我正月初三补课,这样做显而易见严重违背了青少年身心发展和教育教学规律。暴露出来的恶果是学生一接到高校录取通知书就像接到了刑满释放证,一踏入大学的校门,部分学生就开始厌学、逃课、挂课、自暴自弃、放纵、辍学,结果自毁前程。
高考辅导中,占有信息和讲求科学同等重要。谁掌握了信息谁就掌握了主动权和制高点。信息从何而来呢?答案是解读高校招生政策,研读考纲考试说明,潜心钻研高中教材,精选高考备考资料,建立高考模拟题库,建立高考信息库,积极参与研讨交流,加强和兄弟地区的沟通,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如饥似渴地吸取最新信息、最新动态。信息通道如果畅通无阻,可以避免走弯路,白费力,也就提高了复习效率。信息不灵,犹如“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
四、高考不仅是学生智力上的较量,而且更是体质和心态上的拼搏。
经验告诉我们,当高考进入每年的四、五月份的冲刺阶段时,学生是在拼体质、拼意志、拼心理素质。最终胜出的往往是那些体格健壮、不三天两头闹病头疼的、有定力、有耐力、有持久力、有爆发力、有潜力的学生,是那些心态好、状态好、发挥正常、不怯场、不晕堂、笑傲高考的少男少女。
我无怨无悔、矢志不移地坚持“六好”学生的论断,那就是高三学生必须做到吃好、睡好、玩好、学好、考好、把志愿报好。正如一个英语谚语所言:Play hard and study hard.
做到吃好绝非易事,特别对贫困生而言,吃好还是奢望。早餐吃好是重中之重。高考复习最耗费体力,而早晨是用脑时间最长,体能支出最多的时段。如果营养得不到有力保障,势必影响到复习效果,更可怕的是会损害学生的健康。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家长、老师要关心教育、关爱学生,首先请从关注高考学生的营养早餐开始。吃好要拜托家长去抓落实,因为谁生的孩子谁最疼爱。
睡好是科学,不是沽名钓誉、骇世惊俗和卖乖讨好。考生如果每天不能确保8个小时的优质睡眠,师生所做的一切努力几乎白搭。成人对这一点体会最深,那么为什么就不让孩子好好睡8个小时觉呢?高三学生每晚最迟11点钟就要进入深度睡眠,早上6点起床,中午从1点到2点,再午休一个小时,这样头清眼亮、精神抖擞地学习一个小时超过头昏眼花、昏昏沉沉学习两个小时的效果。
玩好完全取决于学生,每天见缝插针地保证一个小时的体育锻炼的时间是合算的,也是值得的。认认真真地做好早操、课间操、眼保健操,跑跑步,打打球。高考要学会忙中偷闲,苦中作乐。别人可以不关爱我们,难道不允许我们自己关爱自己吗?有远见的教育家更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打疲劳战,打高耗能战遗患无穷。
以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为代价而取得的高考辉煌是自杀式的,是畸形的,也是得不偿失的。青少年中高度近视戴眼镜的,萎靡不振的,驼背弯腰的,少年白头的,在操场,课堂,考场晕倒昏过去的,面黄肌瘦豆芽菜式的,小胖墩式的,弱不禁风的,体质差的,抵抗力和免疫力下降的,营养不良的,脑神经衰弱的,神情呆滞的,灵气消失殆尽的,酗酒抽烟的,网络成瘾的,抑郁自闭的,心理障碍的,心智不全的,人格扭曲的,反社会心理的最近几年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耳闻目睹这些触目惊心的现状,有志之士无不为之忧心忡忡,无不为之奔走、呼吁、呐喊:救救孩子!救救中国!教育改革、高考改革刻不容缓,迫在眉睫!
有一个令人欣慰的趋势就是在最近几年,各地越来越重视考生的心理疏导工作。有些学校配备了专职的心理辅导老师,开设了心理咨询室,以便帮助考生克服紧张、焦虑、浮躁的情绪,释放心理压力,调节心态。只有考生以更加自信、更加平和、更加轻松的心态去积极应考,才能考出超常的成绩。
五、高考成绩是中学教师核心价值和成就的体现和标志。
一方面,高中教师是骡子是马,只要拉出来在高考辅导工作中溜一溜便见分晓。多年参与高考辅导最能检验一个教师的悟性、灵性、学识、胆识、意志力、应变能力和体力。高中一轮小循环带下来,一个年富力强的教师就像穿越沙漠的骆驼一样,背上的两个驼峰一下子就耷拉了下来,身体就像虚脱了一般。因此一个高中教师,尤其是前途无量、大有作为的青年教师一定要在高考中建功立业、最大程度地实现自己的事业价值。那么凭什么 在高考辅导中大显身手,一展宏图呢?首推无私的奉献精神、对考生博大的关爱、敬业爱岗、强烈的求知欲和探索欲、过硬的业务素质、良好的心态、充沛旺盛的精力、过人的悟性和坚定不移的意志。古人讲“名师出高徒”,今人反其义而用之曰“高徒出名师”。这样一改,天壤之别,它一针见血地揭示出了一个好教师的价值是体现在他培养的学生身上,是高徒成就了名师,而不是名师成就了高徒。
另一方面,学校在评优选模、职称考核评定、入党提干、进修深造、福利待遇等方面要大幅度地向在高考辅导中有突出贡献的老师倾斜,使他们产生成就感、自豪感、优越感。导向定位也是生产力。学校要善待高三老师,要千方百计地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当好老师的坚强靠山和后盾。老师在前线冲锋陷阵,浴血奋战,领导在后方要运送枪支弹药,征粮筹款。兵家言“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此言可信。
完全中学、独立高中要牢固树立“高考是生命线,升学率是第一要务”的观念。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天天急高考之所急,想高考之所想,不敢一日有丝毫怠慢。高考是“一把手”工程,是“一把手”的头等大事,不存在谁分管、谁包级、谁问责的道理,“一把手”就是第一责任人。
六、高考是残缺美,是遗憾美。
每届高考成绩揭晓、高校录取工作尘埃落定以后,总会给高考辅导老师、学校和教育主管部门留下诸多遗憾和悔恨。这些悔恨一般是在冷清地反思、系统地总结和纵横向比较之后得出的。高考过后,静下心来,痛定思痛,自上而下、自下而上地回顾反思上届高考,教育主管部门会发现决策上、指导上的偏差;学校会发现部署安排、组织落实上的漏洞和失误。老师会茅塞顿开,认识到本来在哪个考点、哪个章节、哪个环节、哪个阶段应该做得更好一些;第一轮过教材阶段如何处理,效果应该会更好一些;第二轮专题讲练到底还存在哪些不足和欠缺;第三轮仿真模拟考练阶段应该如何筛选、评讲试卷会更高效,更理想。
反思是相当必要和重要的,目的是为了再接再厉,以指导和推动以后的高考辅导工作,发扬光大成绩和经验,吸取避免教训和失误。正是高考中有了这些残缺和遗憾,高考才放射出了美丽的光芒,正是这些不确定性和未知性,才使得高考变幻莫测,其乐无穷,也才使得人们对高考如痴如醉,乐此不疲。高考没有十全十美,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所以一代又一代高考人才为之心力憔悴,呕心沥血,贡献聪明才智,奉献青春年华。


崆峒区北后街118号金鼎时代广场1号综合楼南塔楼10楼17号 业务热线:13993301686

建议使用:1024*768分辨率 Netscape6.0、IE5.0以上版本浏览器